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科技研發 /地方災害管理策略與工具之研發

地方災害管理策略與工具之研發

 

防災易起來

為增強災害管理能量,災防科技中心建置「防災易起來」平臺,針對一般民眾、特定需求者、長照機構、社區、地方政府、學者專家等各類對象,規劃「一起來防災」、「防災無障礙」、「長照機構防災」、「防災社區」、「縣市政府防災」、「減災動資料」、六大專區,分享研發成果及災管工具,期能為災害管理者提供更多幫助。各項成果分述如下。

 

一、一起來防災

一起來防災首頁
為促進災害風險知識的整合,並強化民眾防減災教育與認知,災防科技中心針對一般大眾建置「一起來防災」網頁專區。網頁內容以臺灣最常見的颱洪災害與地震災害為主題,從民眾的需求端出發,篩選出最貼近日常生活的防減災資訊,規劃四大主題單元:「每天一點防災知識」、「發生災害時想看的資訊」、「人物誌攻略」、「防災博覽會」,內容涵蓋家庭、性別、年齡等多元面向,並包含國內與國外、線上與實體、官方與私部門之影音媒材。藉由豐富的防災知識,多元的資訊管道,以及有趣的學習素材,讓使用者以線上自主學習方式,輕鬆上手防災工作,建構自我防災力。

 


 

二、防災無障礙

防災無障礙首頁
為呼應聯合國《2015-2030仙台減災綱領》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重視特定需求者之精神,特別建置「防災無障礙」專區。此專區包含「視覺障礙者」、「肢體障礙者」、「聽覺障礙者」災害管理策略頁面,以及「相關資源」等四大主題。前三大主題針對該類身心障礙者及協助者提供專屬的防災策略,內容涵蓋颱洪、地震的災前整備、災中應變,以及災後復原等面向。「相關資源」頁面則依據災害類別區分,彙整國內外特定需求者防災手冊、相關文件及資料,提供使用者最新的資源參考。

 


 

三、長照機構防災


特定需求者防災是現今災害管理工作備受關注的課題,有鑑於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護理之家、住宿式長照機構、精神復健機構、兒少福利機構等單位的住民/院民,面對災害有其特定需求,災防科技中心同時也於防災易起來網站建置「長照機構防災」專區,藉以提升機構減災與抗災的能力。內容包含「平時作為」及「災時作為」單元,帶領機構從業人員自平時到災時,逐步瞭解災害管理及如何進行減災與應變等工作,利用簡要文字與插圖歸納災害管理工作重點。

長照機構防災專區內容
本專區同時也提供「天然災害風險檢查」與「長照機構災管計畫產製工具」等系統,協助機構從業人員落實實務工作;「相關案例」及「防災資源」則提供實務經驗與執行細節,讓使用者獲取更豐富的災防資訊。

 


 

四、防災社區

防災社區
防災社區推動為當前提升臺灣基層防救災能量的重要作為。「防災社區」專區彙整了本中心歷年累積的推動經驗與研發成果,透過淺顯易懂之圖文設計形式,轉譯防災社區意涵與相關知識,藉以引發社區與民眾之推動意願;藉由動態效果與互動式設計,提供防災社區推動技術、災害情境討論模組等內容,作為欲推動防災社區者之參考依據,促進推動作業之廣度與深度。防災社區網站亦可下載本中心製作的相關影音出版品,以及查詢全臺防災社區推動情形,幫助使用者對此主題有更全面的了解!

 


 

五、縣市政府防災


縣市政府災管業務承辦人經常面臨剛接手相關工作,不熟悉工作內容的窘境,災防科技中心透過整理過去縣市訪評資料、國內外文獻,以及第一線資深災害管理者之訪談內容,設置「縣市政府防災」專區,提供四大功能,希望能讓災管業務承辦人在執行任務時更得心應手:

 

  • 六大災害管理任務介紹
    包括災害風險管理、災害情資應變傳遞、關鍵資源物流配送、疏散撤離、災民收容、住所復原重建。此六大任務,涵蓋減災、整備、應變、復原等災管四階段。針對每一個任務,說明其定義、法規依據及重要性,並提出每項任務進行的流程、介紹每個流程的重要工作有哪些。
    六大災管任務
  • 六大災害管理任務評估
    藉由評估結果與建議,協助縣市政府瞭解盤點及檢視自己的災管能力強弱項。
  • 綜整防災相關資源
    執行各項防災任務所需資源,包括災防科技中心或各政府機關災管相關系統、平臺、資料庫、法規、手冊、標準作業流程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 案例分享
    蒐集國內外,尤其是各地方政府於災害管理上的創新作為,提供具體可執行的參考範例。

 


 

六、減災動資料

減災動資料
資訊分享已然成為現下各領域發展之必要途徑,資訊流通同時也使得防減災工作更為便捷,多方整合更為可能。減災動資料(DRRstat)即是以此為目標的數據分享平臺,提供中央及地方政府減災相關數據,主要著重於社會經濟、撤離收容、復原重建等層面,並且統合各部會及災防中心之統計數據。
所謂的「減災」意旨災害風險減輕(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而減災資料即指包含災害管理各階段:狹義的減災(mitigation)、整備、應變、復原的社經統計數據。稱「動」資料(stat),是為增強使用者與本站的互動關係,包含使用者能取得客製化資料、能依需求檢視數據及視覺化圖表,亦能輕易地下載資料進行加值應用等。目前共有三個部分,分別介紹如下:

 

  • 社會脆弱度評估系統

    災害管理中,風險分析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其結果可幫助災害管理者客觀地評定風險管理的順序與策略。但在進行風險分析時,研究者除了針對危害(如:地質、水文、氣象等)方面進行研究外,另也須針對社會脆弱度進行分析。過往研究者因社會層面,如:人口、政治與經濟發展牽涉的因素太廣太多,使得要分析社會脆弱度是相當困難的工作,減災動資料的社會脆弱度指標與數據等資訊,即可幫助研究者或實務者更確實地進行風險分析的工作。社會脆弱度評估系統採用多項指標綜合評估的方式來呈現一個地區的社會脆弱度,目前縣市計有34項/鄉鎮有33項指標項目(詳下表)。資料年份最早起自1998年,每年更新一次。可查詢「單一年度行政區比較」或「單一行政區的歷史趨勢」等。
    社會脆弱度指標項目
  • 撤離與收容評估系統

    撤離與收容評估系統
    撤離與收容評估系統收集跨部會資料,幫助中央或地方政府,在進行災害管理業務上更能得心應手。可查詢自2011年起,各鄉鎮撤離與收容人次,並且可依據不同主題,如:颱風路徑、颱風強度及颱風豪雨事件等查詢撤離或收容人次。同時提供歷史警戒熱區資訊,包含自2005年起各村里土石流紅黃警戒統計、2011年起各鄉鎮淹水一級及二級警戒統計。並建置撤離人數、收容人數、收容儲備空間、物資存量的估計系統,以利各主要業務承辦人或災管相關工作者於平時減災規劃時參考應用。
     
  • 調查統計

    災防科技中心自2004年起,即針對包含災害風險認知與減災行為、颱風豪雨或地震災害,執行家戶調查,對象為一般民眾或受災民眾。所得之調查數據,除可增加災害管理者對一般民眾或災民的瞭解外,也能回饋災防領域社會科研能量,並提供相關減災規劃等的政策建議,詳見歷年調查總整表。另已釋出之歷年調查原始數據詳見社會經濟調查資料專區或可自中央研究院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申請下載。
    • 莫拉克颱風社會衝擊與復原調查
      為增加數據資料的可用性,於減災動資料平臺設立「調查統計」專區,利用視覺化圖表展示調查成果,目前已經上架的調查項目包含莫拉克颱風社會衝擊與復原調查第一期至第五期,未來陸續會上架各年度調查結果,以利各界參考應用。
    • 社福機構自然災害風險調查
      災防科技中心於2011年與衛福部合作,針對全國老人及身障福利機構進行自然災害風險普查,以瞭解各機構面對災害風險的條件優劣與其當下的減災規劃是否充足,可幫助政府及機構本身瞭解環境風險及其脆弱性何在,藉此機會強化其防減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