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公告訊息 /災防新聞
轉寄好友 友善列印 facebook分享(另開新視窗) twitter分享(另開新視窗) line分享(另開新視窗)

幫農業開天眼的秘密武器:衛星遙測守護糧安!預警氣象和病蟲害,監督農地流失

2022.10.26

農業試驗所與臺灣太空科學聯盟於昨(25)日舉辦第一場「2022年地球觀測與糧食安全、智慧農業及永續環境論壇」,討論衛星遙測技術(以下簡稱「遙測技術」)如何協助監測農業生產環境與確保糧食安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保障台灣糧食安全,需要監測農地以防止農業面積縮減,而環境永續議題也與土地資訊相關,若有遙測技術協助,將能精確調查農地利用與協助農業生產。

遙測技術具有氣象預警、產量評估、田間病蟲害預警等多種功能,能推升台灣農業朝智慧化耕作邁進。不過學者也提醒,遙測技術數據需要反覆驗證精準度,搭配實地調查跟合適的統計數據方式,才能提升遙測技術應用在農業的可行性。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組長陳永明則表示,結合遙測技術來演算歷年台灣溫度與降雨量等氣象資料,可以重建台灣地區長期日輻射量變化,「當我們要評估未來水稻產量,就可以用日輻射量作為參考」。因為日輻射量能反映長時間氣候變化,串連氣候變遷與水稻收成量。用遙測技術詳細建立日輻射量資訊,將協助未來以日輻射量預測水稻產量,及早因應氣候變化造成的收成影響。

至於遙測技術使用在農業用水,能夠彌補人力調查較慢與精確度低的缺陷。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所長陳春宏表示,導入遙測技術檢視農業水道、河川水位變化,並整合農地空間資料計算出每塊作物面積的用水量,可以串接灌溉水流量、乾旱等預報資訊,提供更快速與精準的農業配水建議,有效利用水資源。[全文請詳:上下游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