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建議
-
第十一屆「強化民間災防,提升國家韌性」
第十一屆「強化民間災防,提升國家韌性」本屆行政院專諮會主題立基總統於2022年國慶大會上提出「給世界一個更好的臺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的方向,以及聯合國《2015-2030年仙台減災綱領》和2022年《災防法》修訂重點。首先定義韌性與災害管理階段,並依此設計民間災防能力檢視架構調查表,以參與本會的部會署、國內具代表性之民間組織為主要對象進行調查,從而掌握目前國內在提升民間災防能力相關工作之大致現況。最後,透過國內外實例的蒐整與比較分析,找到缺口,提出整體性建議。
-
第十屆「災害防救之數位轉型」
第十屆「災害防救之數位轉型」為善加運用數位科技,使災防業務更有效率、更精準、人民更有感。本會將災防業務工項進行分類,共分類出13個共通目標,以掌握災防工作項目的全盤面貌。進而定義災防數位轉型並釐清其範疇,依此設計災防數位轉型現況調查問卷,以參與本會的部會署、法人為主要對象進行調查,俾便掌握災防數位轉型現況,從而提出災防數位轉型策略建議。
PDF -
第九屆「極端災害下之韌性城市」
第九屆「極端災害下之韌性城市」「聯合國災害風險減輕辦公室」及其合作夥伴於2010年啟動了「“讓城市有抗災韌性”運動(the ‘Making Cities Resilient’ Campaign)」,並在2015年後結合《2015-2030年仙台減災綱領》之精神,目的是提高城市各利害關係人之減災意識。
為呼應聯合國對城市抗災韌性之重視,本屆行政院專諮會以「極端災害下之韌性城市」為主題,利用地震、颱風、高溫三種極端災害情境設定,以「讓城市有抗災韌性運動」提出之十大基本要素為藍圖,綜整為八大要素,並撰寫「建構韌性城市操作方法建議」,以利地方政府或相關單位易於參照與使用。
PDF -
第八屆「仙台減災綱領落實策略建議 」
第八屆「仙台減災綱領落實策略建議 」《2015-2030仙台減災綱領》為聯合國第三屆世界減災會議於2015年所提出,並且通過的國際減災戰略,作為未來15年的減災目標及優先工作的參考依據。為了呼應各國對仙台減災綱領之重視,並檢討我國現況和聯合國所提未來15年的減災目標是否有所落差,本會利用仙台減災綱領所提之優先工作,盤點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現況,並提出具體建議。
PDF -
第七屆「全災害管理體系建構-以都會型大規模地震災害為例」
第七屆「全災害管理體系建構-以都會型大規模地震災害為例」鑑於近年國內發生之災情,本屆(第七屆)災防專諮會委員咸認極端複合型災害之致災範圍廣泛、情境複雜,引致的災情規模超出單一部門處理所能,需要以跨部門之整合能量,方能因應。故本屆專諮會所設定之主要目標在於提出「全災害管理體系建構方法之建議」,期望透過國內外災害管理體系之比較分析、災害管理體系架構之規劃構想及全災害管理體系建構之規劃操作,並以情境模擬的分析方法,進行各項災害管理體系之問題檢討,並提出相關之建議。
PDF -
第六屆「巨災風險財務分散與轉移機制」
第六屆「巨災風險財務分散與轉移機制」依據災害防救法,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之設立宗旨為提供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強化災害防救政策與措施之建議與諮詢。透過諮詢委員會議之討論,完成「巨災風險財務分散與轉移機制」報告。
本報告之建言主軸,乃有感於全球各國面臨巨災之威脅頻率與造成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且臺灣被世界銀行列為風險暴露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國更於2010年提出澳洲大水證明了災損的增加已經是新的常態,如面對此類巨災,臺灣是否已準備好了?為降低重大天然災害所造成之損失與對政府財政衝擊,先進國家的政府逐漸認同風險管理工具的重要性,近年中央政府對於重大災害的災後重建財務規劃均以舉債因應,據主計總處公布資料(103/1),目前舉債空間只餘2,727億元。因此,「巨災風險財務分散與轉移機制」已是臺灣防災重要的議題,如何妥善利用風險財務的手段來移轉/分散風險,為政府需審慎思考之方向。
基此,本屆專諮會政策建議書透過下述二個策略,即策略一:多元財務分散、因物制宜規劃;策略二:巨災風險精算、部會分工整合,提供政府於「巨災風險財務分散與轉移機制」之整體規劃推動構想。
PDF -
第五屆「防減災策略與施政優先課題建議-以2011年3月之東日本大震災為檢討案例」
第五屆「防減災策略與施政優先課題建議-以2011年3月之東日本大震災為檢討案例」依據災害防救法,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之設立宗旨為提供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強化災害防救政策與措施之建議與諮詢。透過諮詢委員分組會議、全體大會之討論,彙整各委員所提之課題分析與建議,完成「防減災策略與施政優先課題建議」報告。本報告除針對我國災害防救現況進行瞭解外,並就發生於 2011年 3 月之東日本大震災後之相關重要課題進行探討,期透過諮詢委員的建議及各災害防救權責單位在政策上之調整與改善,強化我國的災害防救能力,降低未來災害的衝擊及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之威脅。
PDF -
第四屆「莫拉克颱風災害的課題分析與政策建議」
第四屆「莫拉克颱風災害的課題分析與政策建議」面臨全球急遽的氣候與環境變遷,又因都市化提升社會的易致災性,台灣未來災害有朝向大規模化、高頻率化、複雜化發展的趨勢,處於高災害潛勢的台灣,應持續強化防災減災之施政,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而災害防救任務,應於災前系統縝密策劃、導入科技技術支援及提升全民防災意識,以防治災害於機先。民國98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挾帶驚人雨量,誘發南部山區大規模的山崩及低窪地區嚴重的淹水,進而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及經濟損失,政府有必要從這次莫拉克颱風所衍生的各項災害防救課題中學習,以獲取寶貴經驗,並提升未來的極端災害事件因應能力,透過政策的調整及科技的應用,期能降低未來大規模自然危害事件所產生的社會衝擊。依據災害防救法,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之設立宗旨為提供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強化災害防救政策與措施之建議與諮詢。羅權任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之召集人,在莫拉克颱風災害發生後即專函召集所有委員,期透過委員之學養專業,對莫拉克颱風災害及其應變,以及後續的安置、重建等議題進行討論、研商,並提出施政措施、因應對策以及災害科技研發之建議及可加強之處。經過諮詢委員分組會議、全體大會之討論後,各委員所研提之課題分析與建議,已依據災害管理的減災、整備、緊急應變、復原重建等面向,彙整為「莫拉克颱風災害的課題分析與政策建議」報告。本報告除了指出莫拉克颱風災害的重要課題外,也針對權責機關提出相應之政策建議。期待透過諮詢委員的建議及各災害防救權責單位在政策上之調整與改善,我國的災害防救能力得以更為強化,更有能力降低未來災害的衝擊及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之威脅。
PDF -
第三屆「防減災政策與施政優先課題建議」
第三屆「防減災政策與施政優先課題建議」本屆委員考量因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導致颱洪與地震等災害之災損與災害脆弱性提升,實有其迫切性對災害之減災施政優先課題提出策略性建議,計提出六項「防減災政策與施政優先課題建議」之短期、中期與長期之推動策略規劃,含:
(一)強化降雨監測系統與推動極短期預報系統、
(二)整合與推廣水砂監測系統、
(三)強化及建置水文監測系統及大規模水災淹水境況模擬與減災計畫、
(四)選定地震災害防治強化地區、
(五)推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六)推動建置全國防救災資訊服務平台。
PDF